好记性不如铅笔头

网络通讯

HTTP2.0原理详细分析

本文转自【 https://blog.csdn.net/zhuyiquan/article/details/69257126

HTTP 2.0是在SPDY(An experimental protocol for a faster web, The Chromium Projects)基础上形成的下一代互联网通信协议。HTTP/2 的目的是通过支持请求与响应的多路复用来较少延迟,通过压缩HTTP首部字段将协议开销降低,同时增加请求优先级和服务器端推送的支持
本文目的是学习HTTP 2.0的原理并研究其通信的详细细节。大部分知识点源于《Web性能权威指南》。

CONTENTS

二进制分帧层

二进制分帧层,是HTTP 2.0性能增强的核心。
HTTP 1.x在应用层以纯文本的形式进行通信,而HTTP 2.0将所有的传输信息分割为更小的消息和帧,并对它们采用二进制格式编码。这样,客户端和服务端都需要引入新的二进制编码和解码的机制。如下图所示,HTTP 2.0并没有改变HTTP 1.x的语义,只是在应用层使用二进制分帧方式传输。

因此,也引入了新的通信单位:

帧(frame)

HTTP 2.0通信的最小单位,包括帧首部、流标识符、优先值和帧净荷等。

其中,帧类型又可以分为:
DATA:用于传输HTTP消息体;
HEADERS:用于传输首部字段;
SETTINGS:用于约定客户端和服务端的配置数据。比如设置初识的双向流量控制窗口大小;
WINDOW_UPDATE:用于调整个别流或个别连接的流量
PRIORITY: 用于指定或重新指定引用资源的优先级。
RST_STREAM: 用于通知流的非正常终止。
PUSH_ PROMISE: 服务端推送许可。
PING: 用于计算往返时间,执行“ 活性” 检活。
GOAWAY: 用于通知对端停止在当前连接中创建流。
标志位用于不同的帧类型定义特定的消息标志。比如DATA帧就可以使用End Stream: true表示该条消息通信完毕。流标识符表示帧所属的流ID。优先值用于HEADERS帧,表示请求优先级R表示保留位
下面是Wireshark抓包的一个DATA帧:

消息(message)

消息是指逻辑上的HTTP消息(请求/响应)一系列数据帧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消息。比如一系列DATA帧和一个HEADERS帧组成了请求消息

流(stream)

流是连接中的一个虚拟信道,可以承载双向消息传输。每个流有唯一整数标识符。为了防止两端流ID冲突,客户端发起的流具有奇数ID,服务器端发起的流具有偶数ID。所有HTTP2. 0 通信都在一个TCP连接上完成, 这个连接可以承载任意数量的双向数据流Stream。 相应地, 每个数据流以消息的形式发送,而消息由一或多个帧组成, 这些帧可以乱序发送, 然后根据每个帧首部的流标识符重新组装。

二进制分帧层保留了HTTP的语义不受影响,包括首部、方法等,在应用层来看,和HTTP 1.x没有差别。同时,所有同主机的通信能够在一个TCP连接上完成。

多路复用共享连接

基于二进制分帧层,HTTP 2.0可以在共享TCP连接的基础上,同时发送请求和响应。HTTP消息被分解为独立的帧,而不破坏消息本身的语义,交错发送出去,最后在另一端根据流ID和首部将它们重新组合起来。
我们来对比下HTTP 1.x和HTTP 2.0,假设不考虑1.x的pipeline机制,双方四层都是一个TCP连接。客户端向服务度发起三个图片请求/image1.jpg,/image2.jpg,/image3.jpg。
HTTP 1.x发起请求是串行的,image1返回后才能再发起image2,image2返回后才能再发起image3。HTTP2.0建立一条TCP连接后,并行传输着3个数据流,客户端向服务端乱序发送stream1~3的一系列的DATA帧,与此同时,服务端已经在返回stream 1的DATA帧,性能对比,高下立见。HTTP 2.0成功解决了HTTP 1.x的队首阻塞问题(TCP层的阻塞仍无法解决),同时,也不需要通过pipeline机制多条TCP连接来实现并行请求与响应,减少了TCP连接数对服务器性能也有很大的提升。

请求优先级

流可以带有一个31bit的优先级:
0:表示最高优先级
2^31-1:表示最低优先级

客户端明确指定优先级,服务端可以根据这个优先级作为依据交互数据,比如客户端优先级设置为.css>.js>.jpg(具体可参见《高性能网站建设指南》), 服务端按优先级返回结果有利于高效利用底层连接,提高用户体验
然而,也不能过分迷信请求优先级,仍然要注意以下问题:
服务端是否支持请求优先级
会否引起队首阻塞问题,比如高优先级的慢响应请求会阻塞其他资源的交互

服务端推送

HTTP 2.0增加了服务端推送功能,服务端可以根据客户端的请求,提前返回多个响应,推送额外的资源给客户端。如下图所示,客户端请求stream 1,/page.html。服务端在返回stream 1消息的同时推送了stream 2(/script.js)和stream 4(/style.css)。

PUSH_PROMISE帧是服务端向客户端有意推送资源的信号。如果客户端不需要服务端Push,可在SETTINGS帧中设定服务端流的值为0,禁用此功能。PUSH_PROMISE帧中只包含预推送资源的首部。PUSH_PROMISE必须遵循请求-响应原则,只能借着对请求的响应推送资源。如果客户端对PUSH_PROMISE帧没有意见,服务端在PUSH_PROMISE帧后发送响应的DATA帧开始推送资源。如果客户端已经缓存该资源,不需要再推送,可以选择拒绝PUSH_PROMISE帧。

首部压缩

HTTP 1.x每一次通信(请求/响应)都会携带首部信息用于描述资源属性。HTTP 2.0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使用“首部表”来跟踪和存储之前发送的键-值对。首部表在连接过程中始终存在,新增的键-值对会更新到表尾,因此,不需要每次通信都需要再携带首部。另外,HTTP 2.0使用了首部压缩技术,压缩算法使用HPACK。可让报头更紧凑,更快速传输,有利于移动网络环境。需要注意的是,HTTP2.0关注的是首部压缩,而我们常用的gzip等是报文内容(body)的压缩。二者不仅不冲突,且能够一起达到更好的压缩效果。

一个完整的HTTP 2.0通信过程

考虑一个问题,客户端如何知道服务端是否支持HTTP 2.0?是否支持对二进制分帧层的编码和解码?所以,在两端使用HTTP 2.0通信之前,必然存在协议协商的过程。

基于ALPN的协商过程

支持HTTP 2.0的浏览器可以在TLS会话层自发完成和服务端的协议协商以确定是否使用HTTP 2.0通信。其原理是TLS 1.2中引入了扩展字段,以允许协议的扩展,其中ALPN协议(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 Negotiation, 应用层协议协商, 前身是NPN)用于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协议协商过程。比如,客户端在TLS握手Client Hello阶段表明自身支持HTTP 2.0:

服务端收到后,响应Server Hello,表示自己也支持HTTP 2.0。双方开始HTTP 2.0通信:

基于HTTP的协商过程

然而,HTTP2.0一定是HTTPS(TLS 1.2)的特权吗?当然不是,客户端使用HTTP也可以开启HTTP2.0通信。只不过因为HTTP1.0和HTTP2.0都使用同一个端口(80),又没有服务器是否支持HTTP 2. 0的其他任何信息,此时客户端只能使用HTTP Upgrade机制(OkHttp, nghttp2等组件均可实现,也可以自己编码完成)通过协调确定适当的协议:

HTTP Upgrade request
GET / HTTP/1.1
host: nghttp2.org
connection: Upgrade, HTTP2-Settings
upgrade: h2c        /*发起带有HTTP2.0 Upgrade头部的请求*/       
http2-settings: AAMAAABkAAQAAP__   /*客户端SETTINGS净荷*/
user-agent: nghttp2/1.9.0-DEV

HTTP Upgrade response    
HTTP/1.1 101 Switching Protocols   /*服务端同意升级到HTTP 2.0*/
Connection: Upgrade
Upgrade: h2c

HTTP Upgrade success               /*协商完成*/

HTTP 2.0性能瓶颈

是不是启用HTTP 2.0后性能必然提升了?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,虽然总体而言性能肯定是能提升的。HTTP 2.0会带来新的性能瓶颈。因为现在所有的压力集中在底层一个TCP连接之上,TCP很可能就是下一个性能瓶颈,比如TCP分组的队首阻塞问题,单个TCP packet丢失导致整个连接阻塞,无法逃避,此时所有消息都会受到影响。

发表评论

14 − 8 =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